十九公里的距离实在不能算远,但由于必须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险情或是敌情,救援小组花了近三小时才抵达目的地,时间已近午夜。
这是一个较为平缓的山坡,几块巨大的岩石从积雪中耸起,三多蹲在一块石头侧面,警惕地搜索一番确认没有可疑目标后,轻轻在喉头送话器上弹了两下,在他身后隐蔽着的本队迅速与他会合到了一处。这里距离特勤大队突袭的恐怖分子训练营只有不到三公里,尽管他们判定敌人在刚受到打击后会龟缩在营地里不动,但仍须特别小心。
吴哲看着gps上重合到一处的红绿光点低声说:“就是这里没错。可是,人呢?就算人走了,总该留点标记下来吧?”
袁朗说:“如果他们是在下雪之后转移的,应该会把标记留在不会轻易被雪掩埋的地方。s7、s8后撤警戒,其他人半径五十米范围,分散搜索。”
大约十分钟后,齐桓的声音在耳机中响起:“s0,这里有东西!”
袁朗、三多还有廖凯走了过去,只见一块大石接近地面的石缝中夹了一小段纱布,如果不是搜索得仔细,实在很难与积雪区别开。
敌友莫辨
袁朗细细地看着那段纱布,过了一阵才说:“特勤大队常用的标记我不是很了解,但这实在不像特地做出来的标记,倒像是靠在这里时不小心被石头刮下来的。不过,这样我们倒是可以基本确认这里伤员曾经在这里待过。说说你们的意见吧,他们有可能往哪个方向去了?”
三多低声说:“嗯,他们应该想得到指挥中心会派人出来救援,所以不会走太远。另外,他们在发动突袭前一定会先熟悉这一带的地形,一定知道什么地方可以避开风雪,”他一边说,一边回忆着地图中的细节,然后指向十点方向,“那个方向不远处有一片凹陷地区,而且是背风坡,他们很可能到那里去了。”这就是剖面图惊人的直观效果,他和吴哲出发前花的精力没有白费。
袁朗点点头,没有费事拿出地图来确认,对三多的记忆力他是有充分认识的,“s1、s2,你们还有有其他想法吗?”见廖凯和齐桓都思忖着摇摇头,他按住喉头送话器说:“队形不变,十点钟方向,我们走!”
此时风越吹越急,雪也越下越大,几乎有小孩巴掌大小的雪片不住地撞到脸上,为了避免发生意外,袁朗下令收紧队形,只有三多一个人仍然前出二十米。
翻过一片崎岖不平的坡地,出现在大家眼前的这片区域不仅内陷背风,凸起的巨大岩石底下还形成了几个石洞,只要在洞口用松软的积雪垒出一道防风墙,就成了一个非常良好的临时庇护所。而左前方就有这样的一个人造庇护所,矮墙上方预留的通风口中正飘出丝丝缕缕的白雾,还隐约透出些微弱的火光。
三多并没有急于上前,而是蹲在五十米开外一块大石的阴影中,竖起手掌,示意身后的干队停下隐蔽,同时用头上戴的单目夜视仪将洞口来来回回地仔细看了几遍。果然,就在这个过程中,他发觉了一点不妥。尽管洞口已经被积雪覆盖,没有任何脚印或是其他痕迹,但有几处微微隆起,过于光滑的表面并不像普通的石块,看上去总感觉不太自然。他调高了夜视仪的倍数,又换了几个角度,用尽目力分辨,终于看到了几根发丝般粗细的导绊索的光亮在其间隐现。无疑,这洞口埋藏着数枚触发式地雷。
尽管此时风声几乎掩盖了一切声响,为了保险起见,三多仍旧悄悄后撤至干队所在位置,随后打开喉头送话器的开关,低声对队员们描述了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同时他也说出了自己的判断,导绊索的敷设不够隐蔽,地雷埋设位置也不够专业,有经验的人可以比较容易的看出并进行排雷。
袁朗警惕地看着四周,却没有漏过三多说的每一个字,以及他语气中强烈的怀疑,“你的意思我听出来了,不像是特勤大队手底下的活儿对吧?的确,特勤大队的训练虽说不像咱们那样玩命,两名战士又受了伤,可这种最基本的活计应该不会出这么大的纰漏。”
在他说这番话的时候,吴哲已经迅速架起了大功率的热成像仪,“确认生物反应,初步判定洞中有三人,看来的确不是我们的人,”他想了想又说:“不过,既然这一带是伤员最可能藏身的地方,不能排除他们被敌人控制住的可能性。假如他们不在其中,也应该留下一两个活口问一问他们的去向。洞里面空间应该不大,要当心跳弹。”
袁朗点点头,“说得不错,准备行动。s3,两分钟后屏蔽无线电,s2、s4、s9跟我上去,s4做好排雷准备,其余人间距5米散开,”说到这里他稍顿了一下,“s5、s6平时较少随队演练突袭配合,注意保持在s7附近位置警戒两侧后方。走!”
二十米、十米、五米……随着距离不断缩小,四人的动作轻盈得简直有点武侠中踏雪无痕的意思,黑暗中狂舞的雪花将四人轻矫起伏的身形掩去大半,如果此时有人从远处看来只会看见几个白影微微晃动,想必会以为是自己花了眼。
靠近地雷后,三多拿着探
喜欢(士兵突击同人)生当作人杰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