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管li晓峰被狗咬了小弟弟的小插曲,革命形势发展得之快,完全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12日早晨,发现一夜之间彼得格勒换了主人的杜马议长罗将柯匆忙的打电
报给尼古拉二世,报告这位陛下形势已经万分紧急。而尼古拉二世却完全没有将罗将柯的话听进去,反而讥笑道:“这个胖子又来对我胡说八道,我甚至无需回答他!”
尼古拉二世确实无须回复,因为三天之后这位才能平平又好大喜功的沙皇就不得不黯然退位,被彻底的扔进了历史的垃圾箱,而他所代表的罗曼诺夫家族也彻底的从政坛主流世界中消失,再也翻不起一点浪花。
随着沙皇政权的崩盘,俄国的历史走到十字路口,立宪民主党、社会革命党、十月党、进步党、孟什维克、布尔什维克纷纷走上前台开始争夺俄国的主导权。当然在其中最不起眼的恐怕就是布尔什维克。
两天以来,追随着捷尔任斯基四处演讲的li晓峰很惊奇的发现,自己的历史观似乎被颠覆了。名为多数派的布尔什维克却真正的是少数派,不管是立宪民主党、社
会革命党还是名为少数派的孟什维克,似乎不管是人数上还是民众支持率上布尔什维克都有任何优势,和前面的几个庞然大物比起来布尔什维克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小
不点。
不管是在哪里,布尔什维克都没有后世描写的那种一呼百应的场景出现。更让li晓峰觉得惊奇的是,革命的布尔什维克似乎没有表现出多少革命性,对于这场革
命,哪怕就是捷尔任斯基这样的最坚定的rx主义者也没有想过要发动新的进一步的革命,绝对大部分布尔什维上层对于革命的现状十分满意,甚至不少人跟孟什维克暗通款曲。
li晓峰没有多少知音,除了布尔什维克俄国中央局的几个人比较认同他的意见,再没有任何人欣赏他激进的革命论调。这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莫洛托夫,可此时的外交部长先生虽然认同li晓峰的意见,却又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发起新的革命,反而让彼得格勒委员会强制修正了意见。
这种遭遇让li晓峰满心疑惑,甚至认为是自己到来带来了蝴蝶效应,让历史偏离了轨道。其实某人大可不必丧气,他所遇上的才是真正的历史,社会民主工党的两
个派别(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虽然在1912年分裂了,但现在对于未来革命的认知是比较趋于一致的,那就是新的革命将是一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落后的俄国远没有达到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时候。而且二月革命的成功也很符合列宁在1905年对革命的推断,孟什维克当然欢迎这种“保守”的结果,而对于布尔什维克来说这个符合“理论”结果也并没有什么不可接受,甚至是十分欢迎的。
真正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还是流亡在外的列宁回国以后,在这之前,缺乏领头人的布尔什维克压根就不比孟什维克强多少,甚至从流放地归来的米加涅夫还差点滑向了护国主义的深渊。所以li晓峰大可不必失望,他并没有站错队,如今他不过是有点潜龙勿用罢了。
当然某2b青年也不是真的失望,而是有些不忿,在他看来自己是天然正确的,而且他才刚刚“领导”了一次成功的起义,转眼间就被群体鄙视,他认为这是遭
人嫉妒迫害。所以哪怕是捷尔任斯基一再挽留他,并准备介绍他入党。但某2b青年还是毫不犹豫的拒绝了,甚至丢下了一句:“不革命毋宁死!”之后就扬长而去。
其实某人对入党还是很有兴趣的,入党的时间越早当然越好,到时候论资排辈也能唬人不是。但是信心暴增的某人认为捷尔任斯基对他是打一棒给一个甜枣——老子大小也是个仙人,怎么可能被这点小恩小惠所收买。
只能说li晓峰太把自己当一回事,又不明白布尔什维克的内部到底是怎么回事,才会错误理解捷尔任斯基的意图。捷尔任斯基可不是那种会做人情的油滑份子,他
打算介绍li晓峰入党,完全是认为某人心向革命,虽然性格过于强硬和激烈了一点,但确实是值得发展的好同志好青年,可以说完全是一心为公。
不过li晓峰此时的拒绝也不是什么坏事,更不会让捷尔任斯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反而由于li晓峰的强硬态度,让捷尔任斯基更是欣赏,认为li晓峰能一如既往的坚持原则,十分难能可贵。
其实,li晓峰此时要走还有一个更深刻的原因,在俄罗斯中央局的这两天,他是在烦透了,不是没完没了的开会和争吵,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演讲和辩论。对于他这样一个不太明白革命理论、上政治课就等于和周公幽会的家伙来说,这样的日子简直就是一种摧残。
每一分每一秒,li晓峰都觉得自己耳边有几千几万只苍蝇在不断的嗡嗡叫,能坚持两天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捷尔任斯基还想让他继续呆下去,你说他怎么受得了?再说,此时此刻某人的心思完全就不在革命上了,他十分渴望见识见识聚宝盆的神通。
按照安德烈的记忆,li晓峰没费什么功夫就回到了彼得堡国立大学,说实话离彼得保罗监狱还真不远,直线距离不过两公里而已,站在沿河路上甚至能清楚的望到那座阴森的监狱。
不过这一切对li晓峰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多的感觉,他一门心思的往自己的公寓跑,甚至没有发现身后似乎有人在呼喊着他的
喜欢天兵在1917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