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着酒杯,沈冲向其中一名中年男子致意,问道:“石大哥,你觉得《疯劫》如何?”
被沈冲询问的这位,名叫石琪,早在六十年代,就在香港用8摄影机拍摄实验电影,现在是《明报晚报》的影评专栏作者,号称“香港影评界第一键笔”,擅长立足香港本土文化剖析电影,观点独到,言辞犀利,他的很多影评,都成为后来研究香港电影的重要参考资料。
“有新意,也有诚意。”石琪先说了两句公认的评语,他把玩着酒杯,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疯劫》的结构很特别,打破了平铺直叙的单一视角,时空交叉联系,呈现了迷离的气氛和错综的事态,突破了简单化的模式,拍出了复杂的层面,而且杂而不乱,风格统一,这是非常难得的,我觉得,不出意外的话,这将是本年度香港最好的电影。”
“我同意石琪的看法。”另一位资深影评人罗卡放下筷子,说道:“这部电影首尾贯彻,内容和风格统一,虽然结构稍微有点松散,但画面挥洒,细节敏锐,风格写实,而且全片演员的表演都非常精彩,不仅两位女主演出色,几位配角演的也精练动人,总而言之,这确实是今年最好的电影。”(注2)
沈冲大喜,连忙举杯,殷勤劝酒,说道:“那电影上映后,还请两位多多美言。”
“其实我真不想写《疯劫》的影评。”石琪说道,他放下酒杯,看沈冲愕然,笑着解释道:“好电影就如同钻石,你只能说这是好东西,具体怎么个好法,不好描述,而烂电影,就好像狗屎,指着它随便写,随便骂,读者看了之后,还会叫好,会给你鼓掌,所以我喜欢写烂片的影评,不喜欢写好电影。”
此话一出,满座俱笑。
“石大哥,你要是不写,可别怪我公器私用。”笑过之后,沈冲说道:“下个月《第一电影评论》收稿的时候,我让编辑每天打十个电话催稿。”
“别,别。”石琪连忙服输,说道:“我怕了你们杂志的编辑了,一天几个电话,搞的我现在都耳鸣,走到哪都觉得有电话在响。”
众人又笑,片刻之后,罗卡问道:“阿冲,《第一电影评论》反响如何?”
“还不错,还不错。”沈冲夹了只龙虾,说道:“台湾,新加坡,还有印尼那边,已经有人打电话来订阅了。”
“香港本地呢?”
“马马虎虎吧,加印了一次,一共卖了还不足3000本。”沈冲剥着虾壳,漫不经心的说道:“香港本地人被电影画册养刁了,不太爱看这种纯文字的杂志。”
“沈先生谦虚了,这种杂志本就不靠销量取胜,而是看行业内影响力的。”一个戴着眼镜的记者说道:“邵氏我不清楚,不过在嘉禾,《第一电影评论》可是抢手货,尤其是香港电影市场调查报告那个栏目,邹大老板开会时候亲口说了,所有嘉禾制片部门的人,都得好好研究那份报告。”
他推了推眼镜,继续说道:“就为了这个,斧山道附近书报摊上的《第一电影评论》,全被制片部的人买走了。”
“蔡经理也很重视《第一电影评论》,不过大家都心知肚明,邵氏现在是女人掌权,蔡经理早就被架空了。”《南国电影》的一个编辑直摇头,说道:“蔡经理是个有才华的,可惜再有才华,也斗不过枕边风啊。”
“蔡澜在邵氏,确实可惜了。”罗卡叹息了一声,说道:“不过说起来,我更喜欢杂志上余慕云的‘口述影史’栏目,国事、影事、fēng_liú韵事,娓娓道来,既有史料价值,又能博读者一乐。”
“老余写的确实不俗,不过最具爆炸性的,还是六叔的专访吧?”石琪说道:“我前几天去交稿,看到《明报周刊》的几个编辑在讨论要不要报道这事,六叔要是真的放弃电影制片,全力经营tvb,香港电影业可是要大地震了。”
“是啊,是啊。”
众人纷纷交头接耳,讨论起来。
这时候,许鞍华和陈韵文走了过来,她们俩面色通红,想来都喝了不少酒。
“沈先生,我敬你一杯,能把《疯劫》拍出来,而且拍的这么好,得多多谢谢你。”
沈冲站起来,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安姐,我早说过了,大家各取所需,你拍电影,我赚钱,何必这么客气。”
“我看沈先生可不是只为了赚钱。”陈韵文嘻嘻一笑,也举杯说道:“我也敬你一杯,感谢你当初在我的剧本上乱写乱画,要不然,拍不出来这么好的电影。”
沈冲拿起啤酒瓶,倒了半杯酒,和陈韵文碰了一下后,拿在手中没喝,说道:“陈小姐,我想开一部新戏,你有没有兴趣?”
“安姐姐和我提过了,我非常有兴趣。”陈韵文一仰脖子,很豪爽的干掉了杯中的酒,说道:“沈先生要是看的起我,我马上就可以开工。”
沈冲点头,喝掉了酒,说道:“不急,先休息几天,等《疯劫》上映后,我们开个会,再决定怎么开工。”
石琪闻言,好奇的问道:“《疯劫》还没上映呢,阿冲你又开新戏,不怕蚀本啊?”
“没事,我很看好香港电影市场,亏不了。”
沈冲一笑,他拿起筷子,敲了敲酒
喜欢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