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许昕华当然不能信口开河,就老老实实说早摊一般赚个二三十吧,她还留了个心眼,并没有说这是除掉成本以后的收入,许父自然就以为这是出一个早摊收到的钱,即便是这样,扣掉成本还能净赚十块二十块,一个月就多赚好几百,这么好的生意怎么可能放掉?
有其父才有其子,许父算完一笔账,坚定的站两儿子一头,还劝许昕华放宽心,“别担心你哥,他们身体好着呢,一切农忙的时候比干这个苦多了累多了。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现在多吃点苦,老了才能享福。”
不只是许父,旁边同样等电话的许母和许二嫂都忍不住凑在话筒边上,要许昕华不用管了,现在赚钱要紧。
那通电话许大嫂没来,不是她又起幺蛾子不来,而是刚生了小孩,还在家里坐月子。
许大嫂是上旬生产的,正好是许大哥他们手忙脚乱学人家摆摊的时候,眼看着小生意一天比一天好,许大哥的兴奋劲还没有过去,就听老乡说老婆给他生了个闺女——因为没有手机,许昕华先给家里留了郁家的电话,后来又让他们记下了店里的电话,但是许父许母觉得无论是店里也好,老板家里的电话也好,是留着有大事的时候联系的。儿媳妇顺顺利利给他们生了个孙女,看着白白胖胖,就知道是个没病没灾的健康儿,也没必要特意打电话去说,他们带大了三个孩子,总能帮儿媳妇把孙女照顾好。
反正村里去羊城打工的人多,哪天他们打电话回来,托他们给带句话就行了。
所以这句话就中间转了好几个人,许昕华正好前天许大嫂生了个闺女,让她跟许大哥说一声,于是许昕华晚上回到家,立马拖着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许大哥去楼下打电话。
对许大哥来讲,反正是第一胎,他们农村户口头胎生女儿,后面还可以生第二胎,反而要是第一胎就生儿子的话,他这辈子就只能有一个孩子,两厢一比较,当然是先生女儿最好了,再加上现在生意又好,可以说是双喜临门,这段时间,许大哥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许大哥高兴,许父许母同样也高兴,虽然他们也有着传宗接代的观念,可大孙女是第一个孙辈,他们心里一样是欢喜的。
甚至连许爷爷和许奶奶都对曾孙女有着不一般的热情,许大姑那边大女儿已经生了一对子女,只是对老人家而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许大哥是许家的长孙,抱着刚出生的曾孙女,老两口才算真正实现了四世同堂,意义当然是不一样的。
许母在电话里心情很好的跟许昕华说:“最近还真是靠你奶奶帮忙了,她现在没下地干活,家里头做饭扫地又有你三婶,你奶奶没事就来咱们家带孩子,我琢磨着过几个月你二嫂生孩子,有你奶奶搭把手也不怕什么了。”
许爷爷和许奶奶那一辈结婚生子早,现在有了曾孙女,许奶奶也还没满六十,不过她身体比不上许爷爷硬朗,三个儿子家条件也慢慢变好了,今年许爷爷就让她在家歇着,没有下地干活。许奶奶这才有功夫去老大家里帮衬。
不过许昕华却能从许母的话里听到一丝得意,老人常年帮衬小儿子,拿着自家和二叔家的孝敬补贴小叔一家,虽然许母知道都是因为小叔不争气,才累得公婆一把年纪帮他家干活,但是私心底,看着婆婆只顾着把小叔家的几个儿女拉扯大,却没功夫管自家的孩子,许母其实还是有些怨气的。
最近看着常年偏心的公婆,终于对自家重视起来了,许母多少也有了些扬眉吐气的感觉,因着侄女跟她闺女出去打工,连最爱掐尖要强的三弟妹都不跟她争锋了,婆婆天天往她家跑,三弟妹不但不敢有丝毫怨言,见了自己还得笑容满面的解释她自己没时间,只能托婆婆多照应些。
因此,许母最近被妯娌和公婆捧着,心情简直美滋滋。
许昕华听到她说下地干活,才想起来最近似乎在春耕,便道:“妈,就算有奶奶帮衬,估计也忙不过来吧,要不地里的活你也别管了,让我爸去外面请几个人过来帮忙就是了。”
“什么春耕啊?家里的田上个月就耕好了,最近还要准备播早稻。”许母被闺女的“傻话”逗得不行,打趣道,“小华啊,你这才出去半年多,就连家里播种的日子也忘了?看来以后是要做城里人了。”
“我就算不当城里人,在家也没怎么下过田,哪里记得那么清楚。”许昕华理直气壮,把话题拉回正道,“不过家里田和地都不少,大哥二哥又不在家,大嫂和二嫂还要你照应着,等开始播种了,我爸一个人哪里忙得过来?”
“那倒是,少了你大哥二哥,前段时间光是耕田耕地,你爸一个人都忙不过来,后来还是你二叔和小叔忙完家里的活赶来咱们家帮忙的。”许母慢慢道,“我跟你爸商量了下,过段时间播种插秧,除了你二叔和小叔,也问问你几个舅舅和姨父姑父忙不忙得来,人多的话两三天就够了。”
“舅舅和叔叔他们会来吗?”许昕华有些惊讶,她原本想的是叫许父去花钱请人帮忙,又花不了多少钱,还不用欠人情,许昕华委婉的问,“也不能让他们白干
喜欢当你变成万人迷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