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从白小玲家里出来,附子已经是满脸泪水,从来没这么肆意的哭过,她一边走一边无声的哭着。也许是心里郁积了太多的忧伤和悲戚,她看不到身边过往的行人和车子。
白小玲和她的妈妈被附子突然的告别和离去弄懵了,她们看到屋子里叠放整齐的衣物和已经弄干净的鞋,奇怪附子为什么就这么走了。白小玲叫醒她的父亲,希望能提前出发,赶上附子。白小玲的爸爸听了经过,想了想说“可能是我们说错什么话了吧。”于是给白小玲收拾东西,准备早点出发。
附子走着,哭着,她也没料到自己会这么哭,不过哭着哭着,心里倒好像是轻松了许多。眼泪或许真的能洗刷这个少年心中累计太多的郁结吧。快到等车的大路旁了,听到身后白小玲大声的喊“附子......附子...”附子赶紧用袖子擦干眼泪,回头看到白小玲坐在她爸爸的摩托车后,挥着手使劲喊,附子停住了脚步等他们。
到了跟前,白小玲下了车责怪附子说“也不等我一起回学校。”她爸爸就打断说“车一会就来了,你们两个做个伴回把”然后递给白小玲一个很大的包,里面都是给女儿准备的食物。
路上白小玲又睡着了,附子看着窗外,暮色中的田野对她来说永远都是有着无比魅力的。她在田野中度过的,那些可以毫无顾忌幻想美丽的日子,终身难忘。
回到学校,附子就赶紧加紧作业的完成,白小玲闹着笑着跟室友们互相交换着食物,她偶尔看看附子,没再靠近。
周五下午,附子跟班主任请假,说想回家去,让母亲给自己做套棉衣,李老师一听就马上准了。附子下车时,母亲还没收摊,看到附子很高兴,在集市上给附子买了碗荞麦面,附子没吃过,觉得非常好吃。母亲看着女儿低头吃饭,脸上露出又高兴又有点难过的表情。
附子陪着母亲推车步行回家,早晨出门带的两大包东西剩了一大半,母亲人缘好,价格又公道,大家都愿意在她那里买东西。摆摊起,母亲的收入远比上班时好许多了。回家的路上,附子跟母亲说明了此次回来的目的。
唐敏听着,心里非常难过,自己只忙着做小买卖顾生活,没去县城看看孩子们,既不知道大儿子去了上海学习,也不知道女儿一直识这么过着冬天。她有些责备自己的粗心,赶紧答应附子说“好,我快快的给你赶身棉衣出来,一周就能好了,你下周回来就能穿上了。”附子好高兴,回到家里,母亲给找了身厚点的秋衣裤套上,感觉也就没那么冻了。
附子想去祭拜父亲,就跟母亲商量,第二天母亲能不能早点收摊,陪自己去。母亲说“没节没啥的就别往那跑了,明天陪我摆摊吧”附子没有拒绝,答应了。
回到学校,李老师看到附子添了秋衣,心里也替她高兴,又听她说下周就能穿上新棉袄,愉快的跟附子说:“那下周末你可以继续提前回家取衣服,不用再来请假了。”没想到附子却说“下周太快了,如果还没缝好又耽误功课了,过2周再回吧。”李老师听后楞了一下,这个附子,看上去很柔弱矮小,有时候风大的时候,李老师都忍不住看着附子,担心她会被风刮跑。时常的,他心里会涌出父亲般的情感,很想用怀抱温暖这个孩子。但是他跟附子年龄差距并不大,中学生啊,自己不能那么冲动,会被人乱想乱说闲话的。可是他实在无法抑制对附子的偏爱和心疼。他自己也是单身,又在学校灶上吃饭,要不然他都想自己做饭好好养养这个瘦弱的学生。所以附子这样的回答,却让他吃惊了,这个学生心思细腻缜密,对待事情的沉稳冷静,常常让人觉得她不是十几岁的孩子,却是一个历练过的成人。李老师觉得附子倒让自己学到了些别的,她个性中透出的坚定和意志力,有时仅需只言片语中就能显现。
眨眼半个月就过去了,附子再次请了假,回家。
下车后看到母亲的摊位已经没人,想来是收摊回家了。于是附子就独自步行回家。需要大约50分钟,隔一段路程就会有一个村落,也是晚饭的时候了,一路的炊烟和烧炕的烟草味,是附子最喜欢的。
到了院门口,听见里面有小孩子哇哇扯着嗓子的哭声,附子楞了一下,以为自己走错了,在昏昏的暮色中辨认,的确没错啊,一只黑色的小狗汪叽汪叽的叫着跑过来。
附子看到小黑狗,很是喜欢,任它对着自己叽歪的乱叫着,随后蹲下身子,摸它的头,小黑狗立刻乖了,对着附子使劲的摇起了尾巴。附子的狗缘是极好的,就是再大的狗她都不怕,只要看到狗,她心里立刻能产生一种很柔软的感情,或许童年黑子带给她的温暖与陪伴的深刻造成的。
附子进了家门,走进里间,顺着哭声看到炕上躺着一个孩子,仔细望上去,应该满月多些,继父看到附子,脸黑沉黑沉的没说话就走出门闲逛去了,母亲的手里拿着东西一个劲的逗那个孩子。
附子问“妈,这孩子是?......”
“哦,你白叔叔前些日子一直跟我商量,他想领个男孩子,以后防个老啥的。”母亲回答。
“啊?那这个孩子”附子停了一下,想着该如何措辞“那这个孩子就是算他的儿子了?”
“算是养子吧,也算是你的弟弟”母亲说。
附子觉得头有点晕,还这么小的孩子,母亲已经50岁了,怎么能有精力照顾这么小的孩子。
喜欢附子的书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