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里,全世界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德国与苏联开战的消息上面。
6月22日上午,德国外交部发表外交声明,指责苏联反对德国在欧洲建立稳定秩序的努力,对德国进行了一系列“破坏、恐怖的间谍活动”,并同英国一起阴谋“进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德军”。因此,元首命令“德国武装部队用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力量消除这一重大安全威胁。”
22日下午,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芬兰对苏联宣战。
22日晚间,丘吉尔在伦敦发表广播讲话,承诺将给予苏联一切可能的帮助。
23日,白宫发表声明:“凡是抵抗法西斯轴心国的国家,其中包括苏联在内,都将得到美国的帮助。
24日,西班牙、挪威宣布,同意德国在本国招募志愿者参与对苏联的战斗。
25日,丘吉尔再次发表讲话,首次提出了建立包括英美苏三国在内的广泛的反法西斯同盟的建议。
26日,立陶宛发布了独立的宣言,阿尔巴尼亚向苏联宣战。
27日,德军占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苏联红军西方方面军65万人遭受了灭顶之灾,通往莫斯科的大门已经向德军敞开。
28日,终于从震惊中恢复过来的斯大林自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开始集中苏联的全部力量来同纳粹作战。(ps.斯大林上任后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逮捕西方面军司令巴浦洛夫大将、方面军参谋长克里莫夫斯基、方面军通讯主任格里戈里耶夫和第四集团军司令科罗勃科夫,罪名是参与反苏阴谋。)
以上这些,还只不过是战争爆发后,各国政府发布的官方消息而已。在6月22日至28日这短短一周的时间里,发生的故事远比这多的多。这段时间,关于苏德战争前线的报道,永远是美国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
就连前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荷兰病逝、美国正式出兵接替英国驻防冰岛、中东英军总司令韦维尔被撤职(因解决托布鲁克的“战斧行动”失败,韦维尔被印度总司令奥金莱克上将取代了)、以及自由法国与维希法国在叙利亚上演“法国内战”等重大新闻都变得黯然失色,只能憋屈地挤在报纸的小角落里。
除了这些媒体上的公开报道,各路小道消息也开始满天飞。毕竟,德国人这次发动的超大规模闪电战,战果实在太惊人了。
短短一周,德国及其盟友和仆从国(意大利、芬兰、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共计190个师300多万的部队,就像一场暴风骤雨,铺天盖地地向红色苏联的腹地压去。
一时间,苏联这个庞然大物似乎真得成了希特勒口中的破房子,“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腐朽的建筑就会塌下来。”
上百万苏联红军面对轰鸣的坦克和呼啸的斯图卡似乎完全不堪一击,被打得晕头转向。指挥前线苏军作战的巴浦洛夫大将在被捕前都一直未能有效地控制住部队(他有时甚至都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部队,那些部队在哪儿,只能靠收听德军广播,才能了解战场情况)不得不更别提组织防御和反攻了。
德国装甲集群的突击能力到底有多强?苏联能不能撑到今年冬天?这些话题,即便是在封闭的克莱博军营里,这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就连布莱德利、李奇微、约翰这些高级指挥官在工作之余,也会时不时凑到一起,交换一些各自得到的关于苏德战争的消息,对下一步的战局发展发表一下看法。
“约翰,俄国那边,有什么新消息吗?”吃午饭的时候,布莱德利和李奇微就再次找到了约翰。他们都知道,约翰的信息来源不仅仅局限于军界,总能掌握些他们不知道的新消息。
“有一个好消息,德国人在摩尔曼斯克吃了点亏,没能顺利拿下那里。”约翰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回答道。
“哪里?”由于约翰嘴里含着食物,布莱德利他们没听清他说的是哪座城市。不过在苏联节节败退的时候,居然还有地方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这让他们都对此产生了兴趣。
“摩尔曼斯克,科拉半岛北部。”约翰咽下嘴里的食物,为他解释道:“那里是俄国北部唯一的不冻港,红海军北海舰队的驻地。”
根据“巴巴罗萨”计划的拿牌,德军是兵分三路进攻苏联的。在北路,威廉-冯-勒布元帅指挥北方集团军群由东普鲁士出发,向迪尔基特和普斯科夫发动猛攻,目标直指列宁格勒。
在中路,菲德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51个师)从比亚威斯托克突出部以北和以南实施了大规模的钳形攻势。第3装甲集群(赫尔曼-霍特上将)和第9集团军在北面从东普鲁士的苏伐乌基出发突向敌纵深,第2装甲集群(古德里安上将)和第4集团军在南面从布列斯特-里托夫斯克地区出发,沿着普里皮亚特沼泽地的北缘向前推进。
在南路,杰德-冯-龙德施泰特元帅指挥南方集团军群从卢布林和科尔巴阡山脉之间进入苏联,经日托米尔想乌克兰基辅方向发动进攻。
只不过开战一周来,人们的目光大部分都被中央集团军群在白俄罗斯取得的辉煌胜利吸引过去了。古德里安和霍特率领的这两支装甲集群就像一支巨大铁钳的双臂以摧枯拉朽之势伸向苏军后方,并最终在苏联境内纵深250英里的明斯克收拢钳口,将苏联西方方面军一口吃进肚子里。如此出色的表现,想让人不注意都很难。
相比之下,
喜欢1937全球速递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