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普通民众来说,1939年12月最热的新闻话题,不是芬兰人与苏联红军在北极冰原的战斗,也不是那个德国舰长的自沉闹剧,而是本月初开始在全美上映的电影《乱世佳人》。
这部将在未来几十年里重复放映无数次的好莱坞经典影片一上映,就俘虏了美国人民的心。无数人被费雯丽和克拉克·盖博这对荧幕情侣迷得五迷三道,就连阿黛尔也不例外。
约翰听说,阿黛尔不仅自己去电影院看了好几遍,还向沃尔特建议,把公司包场组织集体观影作为对员工年终奖励的一部分。约翰都不知道该怎么夸阿黛尔好了,这么快就无师自通,发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了。可你是去当监事会主席的,不是工会主席。况且美国工会也不管组织员工看电影的事,好不好。
当然了,约翰也就是在心里吐槽一下。别说组织员工看电影了,就是阿黛尔要在联邦快递公司搞年终联欢会他都没工夫管。因为整个作战计划处,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实际上,不仅是作战计划处,整个陆军参谋部,甚至整个美国陆军指挥体系都在12月初发生了剧烈的震荡。这一切都是因为马歇尔参谋长在罗斯福总统和史汀生部长的支持下,终于开始动手清理军队中那帮尸位素餐的老将们了。
短短几天内,有2名中将,5名少将、11名准将和28名上校因各种原因被调离了原来的岗位,其中甚至还有3名将军被直接退出了现役。涉及范围几乎包括了陆军参谋部的所有要害部门,以及本宁堡步兵学校、补充兵司令部和驻扎在德克萨斯州的第10军军部。
马歇尔这招打了毫无准备的军内保守派一个措手不及,但也捅了一个大蚂蜂窝。这些高级军官们虽然被迫离开了陆军核心领导层,但他们都在军界深耕多年,关系网错综复杂,影响力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清除干净的。
就拿陆军参谋部内部来说吧,相当一部分中级军官都是这些人的老部下。在失去了老长官的照拂后,这些中级军官明显有“抱团取暖”的趋势。特别是当一批资历甚至还不如他们的马歇尔嫡系部下成功上位后,这种对立和抵触情绪尤为明显,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参谋部的日常工作。
很快,这场陆军高层人事更迭引发的动荡就不再局限于陆军内部,开始向政界蔓延。一些国会议员开始公开指责马歇尔“任人唯亲”。就连在白宫的内阁会议上,也有人对马歇尔的做法提出了委婉的批评。
最后,还是由罗斯福和史汀生出面背书,军界第一人、德高望重的潘兴将军也拖着病体出来替自己当年的首席助理(马歇尔)安抚人心,才压制住了这场风波。
约翰知道,这件事还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历史上,马歇尔与军中保守派的斗争一直持续到了1941年底的珍珠港事件之后。当时,马歇尔甚至不惜牺牲自己,向罗斯福提交了一份包括他本人在内的数十人的退役名单,要拉着剩余的全部保守派将领“同归于尽”。
马歇尔当时给出的理由是:美国即将加入战争,这些人的年龄太大了,不适合在战时继续领导美军。而他自己恰好和这些人年龄相仿,所以为了堵住对方的口舌,干脆就把他自己也放进了退役名单。最后罗斯福批准了这份退役名单,但唯独挽留了马歇尔,以此终结了这场持续了2年多的军界内斗。
当然了,目前来看,马歇尔在陆军系统内掀起的这股惊涛骇浪对约翰的影响并不大。他就是一个“打酱油”的看客,和两边都没什么太大瓜葛。别人也犯不上节外生枝,主动招惹他。
从内心上来讲,约翰还是比较支持马歇尔这边的,对参谋部里的这些人事变动乐观其成。特别是当那个讨厌的威尔斯上校被发配到陆军补充兵司令部担任闲职,而布莱德利、克拉克又获得了晋升之后,约翰还是感到非常高兴地。
晋升后,克拉克还继续在参谋部训练处当他的参谋,只不过军衔由少校提升为了中校。而布莱德利这次可就是一飞冲天了。他的老领导马歇尔直接两步并一步,把他的正式军衔从中校越级提升为了准将,安排他接替弗雷德的老爸罗伯特·肯将军出任本宁堡步兵学校的校长。
原本布莱德利还需要在本宁堡步校下设的预备军官学校过渡一段时间才能接班的。现在因为罗伯特·肯将军身体不好,直接退了役,(罗伯特·肯是此次直接退役的3名将领之一)他也就一步到位,率先扛上了星星。
在美**界,准将和上校虽然只差一级,但却有着天壤之别。成为准将后,布莱德利就会有自己的副官、专车和司机,如果在一线部队的话还会根据需要为他配备勤务和警卫人员。哪怕是将来退役了,所能享受到的待遇也不是校级军官能够比拟的。
在美国,将级军官退役后进入政界成为议员甚至政府高层、内阁部长的大有人在。再不济也能去各大公司,特别是那些与军方联系紧密的军工企业当个副总,或者去大学、智库、研究结构、基金会啥的混个一官半职。
在布莱德利临上任前,约翰专门为他组织了一次欢送会。聚会的地点选在华盛顿饭店。这家1888开业的大饭店离白宫很近,透过窗户可以直接可以看到白宫的屋顶。约翰记得,前世希拉里支持者俱乐部就经常在这里举行官方活动。每年感恩节前夕,被总统赦免的那只“国家火鸡”也会被送到这里颐养天年。
喜欢1937全球速递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