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妾内侍们放声嚎哭,太子妃裴氏早已经晕倒在地,被人抬到一边灌参汤。
武承嗣靠近床榻,看一眼太子的遗容,确认太子已死,叹口气。
等他回头时,发现姑母已经走了,屏风前空荡荡的。
武皇后审视的目光从几个儿子身上一一扫过。
李贤时不时抬手擦擦眼角,似乎悲痛不已,但毕竟年轻,一望而知几分是真心,几分是假意。
李显满脸茫然,不停抹眼泪,哭得哽咽难言,宫人和他说话,他只会呜呜哭泣,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李旦袖子高挽,跪坐在床榻边为太子整理散乱的衣襟袍袖,动作一丝不苟,玉仙殿内外的一切嘈杂纷争,都和他无关。
她只剩下这三个儿子了。
武皇后走出内殿,让上官璎珞即刻召集群臣。
“陛下呢?”
上官璎珞小声答道:“圣人太过伤痛,暂时不能开口说话,相王妃和奉御们在一旁照拂。”
武皇后嗯一声,示意一旁的内侍宣布噩耗。
殿前一片哗然,刚刚听到诏令赶来的大臣们惊慌失措,面面相觑。
武皇后轻扫袍袖,不多做解释,命侍中主理太子的丧葬事宜。
侍中跪地应喏。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互相交换眼神。
武皇后睥睨左右,面容温和,嘴角甚至有一丝淡淡的笑意。
正议论纷纷的大臣们心口直跳,慢慢安静下来。
殿内哭声阵阵,殿外鸦雀无声。
武皇后未梳高髻,只着家常服饰,站在殿前,从容不迫,檀口微张,吐出一道道指令。
大臣们低垂着头,刚刚因为听说太子病亡而活络起来的小心思,在镇定威严的天后面前,烟消云散。
侧殿。
司药手腕直抖,哆嗦着化开一枚丸药,匆匆送进李治口里。
裴英娘拈起红漆托盘里的黑色丸药闻了闻,“这是什么药?”
一旁的近侍说:“是谏议大夫明崇俨进献的饵药,大家每次服用过后,胸怀舒畅,头疼症减轻许多,比尚药局献上的丹药强。”
明崇俨不仅擅长相人之术,也通医理,深受李治和武皇后信任,常常奉诏出入宫闱。他是士族之后,饱读诗书,对时政得失很有见地,李治常常向他问策。
这时,李治咳嗽一声,悠悠醒转,挣扎着要起来。
裴英娘连忙放下丸药,搀扶李治。
“弘儿……”李治倚着锦缎软枕,目光逡巡,扫一圈左右。
近侍们眼圈微红,殿内烛火辉煌,窗外遥遥传来人声耳语和宫人们的低泣声。
他攥住裴英娘的手,嗓音嘶哑,“弘儿呢?”
“阿父。”裴英娘咬了咬唇,“太子……已经走了。”
噗通几声,偏殿的内侍们齐齐跪倒在地,膝行至榻前,哀泣道:“大家,请您务必节哀!”
李治眼眸低垂,望着鎏金紫檀木脚踏上勾勒的雀绕花枝纹,久久无言。
半晌后,他抬起头,眸中泪花闪烁,目光却平静,一字字道:“宣六王李贤。”
李贤很快冲进偏殿,扑倒在床榻前,哽咽道,“阿父!”
李显和李旦紧跟着绕过屏风,默默站在一旁,不吭声。
李治轻轻推开裴英娘,坐起身,挺直背脊,“贤儿,从现在起,你就是皇太子。”
李贤猛然握拳。
“你的兄长刚刚过世……”李治的声音慢慢低下去,又忽然拔高,指指李显和李旦,“你自小聪慧,精力旺盛,王府中皆是能人异士,为父没有什么可训诫你的,只有一条——友爱手足,当着你弟弟们的面,告诉阿父,你能做到吗?”
李贤俯首磕头,前额撞在地砖上,砰砰响,含泪道:“儿定不会辜负阿父的期望!”
裴英娘微微一叹。
李贤没有听出李治的言外之意。最后一句友爱手足是嘱咐,前面的“精力旺盛”、“能人异士”,才是重点。
李治在提醒李贤,还没到羽翼丰满的时候,最好不要妄想撼动武皇后,蛰伏隐忍,才是他坐稳太子之位的关键。
可惜李贤年轻气盛,听不懂李治字里行间的警告。
武皇后交代完事情,回到内殿。
床榻前依然愁云惨淡,一片哀泣之声。
武承嗣快步走到武皇后身边,拱手道:“姑母,圣人方才已册立六王为太子。”
武皇后拂去眼角泪珠,李治一直防着她,但是如此公然防备她,不等她到场就册立太子,还是头一次。
她心思电转,缓缓道,“传令下去,立即为太子举办丧仪。准备笔墨,我要亲自为弘儿撰写祭文。”
该示弱的时候,她不会逞强。
天亮时分,李治才勉强睡着。
裴英娘放下帘帐,嘱咐近侍仔细看守,走出侧殿。
一夜未睡,她精疲力尽,跨过门槛的时候,脑中一阵眩晕,险些跌倒。
摇晃了几下,扶着门框站稳,一双宽大的手伸过来,勾住她的腰,牢牢揽住,“回去休息。”
她抬起头,李旦皱眉看着她,“听话。”
她回头张望,帘幕低垂,李治躺在锦被中,合目安睡。
“这里交给我,你回去。”李旦吻吻她的发顶,低声说,“去梳妆楼看看令月。”
裴英娘有些犹豫,她确实有点担心李令月,怕她听到噩耗以后哀伤过度,伤到身体。
“阿弟,十七娘……”李显听到两人的对话,哭丧着脸凑到他们跟前,“劳烦十七娘你顺路去香娘那儿看看,她昨晚受惊
喜欢大唐第一公主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