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资本的角度,看看喜茶背后都是谁?
idg资本、腾讯、红杉资本、高瓴资本……
估值160亿!
妥妥准备i的节奏。
沈锋叹口气,真味果茶的路还很长,本赛道前面有喜茶奈雪,更不用说巨无霸星巴克。
还记得大明湖畔一经推出就被炒到四位数的猫爪杯吗?
人家推出的周边产品,很多时候甚至不必通过联名借力,本身自带流量、圈粉无数。
二者之间最大的差距,显然并不在营销技巧。星巴克一众现制饮料暂时难以企及的,其实是足够硬的品牌心智和极高的覆盖率。
全球三万多家门店,在中国市场,星巴克目前就拥有超过4000家门店。
国内四千多家,
喜茶现在才六百家,奈雪勉勉强强破三百,真味两百都不到……
就问一句还有谁?
果茶一直以城市核心地段的购物中心为主要阵地,缺乏像星巴克一样的议价能力,高昂的租金加上直营模式,让运营成本也居高不下。
尽管融资之路走得挺顺畅,但光靠着直营疯狂扩张并不现实,隔壁瑞幸了解一下!
说完果茶,沈锋拿出一份调研报告,交给可儿道:“看看这个。”
“这是?”可儿接过一看,噗嗤笑道:“又是猪肉?”
沈锋一瞪眼,骂道:“看完再说!”
可儿一吐舌头,赶紧认真浏览,刚看到一半震惊道:“一个卖肉的居然估值百亿?”
沈锋冷哼一声道:“别看不起卖猪肉的!”
可儿看着这个叫钱大妈的项目,短短一年门店破千,估值十亿,估值破百亿。
沈锋见丫头认真的模样,暗自好笑,生鲜赛道从来不缺创新,以叮咚买菜、每日优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快速崛起……
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7-fresh为代表的线下新业态涌现……
以及社区团购等众多补充形态。
难做的原因在于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损耗高,冷链投入大,品质不稳定。上面的巨头看似模式已经跑通,可是真的提高生鲜交易效率?
真得能盈利?
还是只是依托强大资本的烧钱游戏?
钱大妈模式很新颖,门店开在社区,以加盟店为主,店面类型多密度高,最短间隔不过250米。
sku少,以肉类为主,蔬菜、水果、水产为辅,sku数不过400个。
强调不卖隔夜肉,通过打折,实现门店当日零库存。
产地直供,在产地建仓,在核心城市建配送中心,产品经产地运至配送中心再到门店。
总结下来,这套模式的特点为:社区店+少sku+零库存+产地直供。
“二三线城市的客单23元,在一线城市客单为28元?”
“日营业额1.1万,一线城市居然能到1.5万?”
“毛利居然有25!”
可儿看着一串串数据,吃惊道:“供应链这么厉害?”
“我给你算一笔账。”沈锋道:“客单23元到28元,门店毛利率20到25,由于门店进货的价格包括总部抽成6到8,钱大妈单店实际毛利率在26到33。”
“永辉生鲜毛利率才15,钱大妈高一倍,光这一点就说明总部和门店基本都能盈利。”
可儿肃然,一个项目做到这种规模一旦能盈利,别说盈利,就算收支平衡也……
“再做一个对比:行业公认生鲜经营最好的永辉,损耗在4左右,盒马损耗在10,传统商超生鲜品类损耗高达20到30……”
“你看看钱大妈能做到多少?”
沈锋循循善诱道:“原本只是东莞农贸市场的一家猪肉专卖店,但两个创始人冯冀生、冯卫华很快发现,就算你不卖隔夜肉,门店开在菜市场里仍然是不会有生意。”
“于是从农贸市场搬出来,13年临近港岛口岸的住宅区开出第一家社区店,然后开始逆袭。”
沈锋品口茶道:“生鲜行业虽然前有菜市场围攻、后有大型商超夹击,市场竞争激烈。但是家门口永远缺少一个干净卫生、优质平价的购买渠道对不对?”
可儿情不自禁点点头,现在食品安全是每个家庭头等大事,宁可多花点钱,也要吃一口放心肉。
“这就是社区生鲜的蜂窝战术,短时间迅速提升市场占有率,建立竞争壁垒的表现。”
沈锋分析道:“90为加盟店,10为直营店。”
“对店铺面积要求并不高,40平米以下也可以做,相当于是个社区夫妻店的面积,主力面积为60到80平米。”
“一侧放保鲜柜,一侧放蔬菜水果,中间再有一个货柜放相好、高频的水果。但对最大面积做限制,最高不超过100平。”
“对所在小区入住户数有比较严格限制,要求最少1500住户。单店预计做小区三分之一的生意,也就是500户。”
“早期通过调整价格,吸引客流,日客流做到350到450人,当能稳定在350人,客单在25元,门店便能盈利。”
可儿边听边算账,这个项目都集中在广州,那边喜好猪肉,常用猪肉煲汤,并讲究食材新鲜,流行这么一个说法:
广东人买菜一买买一餐,北方人买菜一买买一吨。
从品类上虽然超市、生鲜电商、社区生鲜店都有肉、蔬菜、水果、海鲜水产几个大类。但是各家不同的定位,决定了不同品类在用户心智中的排序不一样。
钱大妈主打的认知就是买肉,顺带买点菜,这又是一个市场空白点。
社区定位、密集
喜欢我只选对的(我真是万亿大佬)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