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上,一群以棕红色为主色的野马在快乐地玩耍,大约有200匹以上。
以前,可能因为这里是狼的地盘,马群从来没有这样出现过。
这群马的体形不是很大,成年野马平均大约也只有1米8高(完全伸直颈项的情况下)――比我只高出一点点。
洞里的战士们都跃跃欲试。
可是我知道一旦惊动马群,它们逃跑的速度只能让我们望尘莫及――这还是在它们没有反击的情况下。
猎杀?――太可惜了一点。
最后我还是想试试布局。
在离马群还有300米远的地方,我让所有人伏下身子,将鱼网铺在地面,用箭固定在离地约10厘米的高度上,长200米,宽2米多,总面积有400平方米以上。
然后我们后退了100多米,再迂回了大约两公里――现在马群处在我们和鱼网之间。
我让所有战士站起来,排成近400米的一条线一边高吼一边向马群逼近。
离马群300米处,马群看了看我们,没有什么反应。
领头的公马打了一个响鼻,又吃草去了。
等到我们之间的距离接近到200米时,我们手里拿的长矛让马群开始紧张,出现了一阵骚动,开始向鱼网的方向缓缓移动。
等到我叫一声“出发!”开始发起冲锋,并在距离100米左右时射出了一箭时,马群开始加速奔跑了起来。
我们紧随其后,战士们很配合地调整自己的位置,尽量让马群跑向鱼网的位置。
很可惜,领头的公马看到前面“草原宾馆”所在的山丘,及时地调整了一下奔跑方向,大约只有三分之一的马匹踏上了鱼网。
让我更失望的是鱼网的眼太小,不足以让成年马的蹄穿进去绊倒,多数马都直接就踩过去了。
可是还是有三匹小马和两匹成年马陷在了网里,小马驹是因为蹄穿了进去,随后绊倒了,成年马有一匹是刚好踢在鱼网边缘才绊倒的,另一匹则是由于前面跑的马将鱼网踢飞起来,刚好罩到了它身上!
小马驹是用藤条拴住颈项牵回村的,腿被困在网中的两匹成年马则是七八个人“拉”一匹地拖回村里――身上捆了两张网和七八根藤条,腿没捆,每根藤条由一个人牵着。等进了寨门,人和马都累到不行了。
小马驹被牵了一路,在多次反抗无果后,已经显得很温顺了――我牵着其中一匹让梅梅去摸它的时候,它居然显得很享受――小色鬼!
两匹成年马则不肯让人靠近――连马齐想去给它松绑都不答应,在村子里跳过来跳过去,弄得土土挡在放陶坯的木棚前,紧张得不得了,深怕它们去踢坏了陶坯。
三匹小马驹暂时和鹿关在一个畜栏里,以后我想单独给它们做一个“家”。
我让木驼做好准备,带四个人站在村子中间,我把小马驹交给乐坏了的梅梅,站到村子中间去,等其中高一点的一匹马跑过时,我们五个人一起出手,各拉住一根藤条,让马不能再快跑,然后一翻身骑上了马背――这下子惹毛了它,四个人都拉不住,全被拖倒在地,赶紧松手丢藤。
我死死地拉住鱼网――还好没从马身上取下来。
然后一人一马在村子里发疯般跑,其他人全都躲了起来,有的进山洞,有的进了我的“家”,梅梅几次要拿弓箭,都被木驼制止了――开玩笑,奔跑中谁知道射中的是人还是马?
土土吓得躲在工棚内不敢出来。
近一个小时后,我的大腿内侧都被藤条磨得泛红时,这匹马才口喷白沫停了下来――按我后世的知识――它认输了!
我下马来牵着它,仔细观察了一下,这家伙现在不再嚣张了,任我的手抚弄它的颈部,整体上看应该算一匹枣红马,不过两眼之间有一片不规则的白毛,所以我直接叫它“云龙”!
在缺少整套马具之前,我还是没有直接给它松绑,就用鱼网套在身上拴在了畜栏的木桩上。
另一匹成年马看到这一幕,看到我就远远地避到围墙脚下――天呐,我还来得起这么玩一次么?
我摇摇头,决定先放它一“马”。
休息的时间我用来制作马具。
辔头和缰绳都用的是鹿皮,嚼环先还是用木制的,下一步再想办法用陶制。
马鞍需要一个可以勒固的木架,相对而言要复杂一点,马蹬也是采用木制――我开始有点向往青铜时代,不过还没有时间和能力去太远的地方找矿藏,但有了这几匹马,就有了希望。
整套马具的制作要好几天的时间,一时急不来。
第二天,在我感觉腿上的灼痛感好了一点以后,头一天的狂野一幕又再上演,不过这匹马比云龙明显的要差得多了――半个小时后就不再坚持了。
梅梅也想骑上去,把我吓坏了――我的小宝宝可不能就这样没有了。
费了好大的劲才成功阻止了她。
第二匹马被取名叫“清风”――因为马鬃很长,跑起来比较飘逸。
几天后,马具刚完功――甚至用上了专门烧制的陶扣件。我骑着云龙,带着木驼他们又去了一趟草原,因为有了马,我一个人先到了“草原宾馆”,再以此为,向前跑了近20公里,却再没有看到马群的踪影,其他的动物倒看见了不少,甚至看见了两只狼。看来马群的活动范围是很大的。
木驼还不敢接近清风,清风也明显不喜欢他。
以后的几个月里,我再也没有去参加过草原上的狩猎活动
喜欢回到原始部落当村长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