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晋阳之行(上)
晋阳,因其在晋水之阳而得名。也就是现代的山西省太原市。
据老头说,晋阳是春秋末年赵简子的家臣营建的,后来,赵简子的另外一个家臣又在这里建筑壁垒,用来聚积粮草。从地势上讲,这里处于汾河流域、太原盆地,北面是管涔、句注两山,南边是霍太山,东有太行山,西侧则是蒙山。
从晋阳向东,可出壶口关,经太行山至邺城;往南,可过上党,经太行关、河阳两个要地至洛阳;朝北,可路过雁门、马邑到平城,而从此出五原塞,便可至匈奴单于祭天的龙城。除了这三条四通之路,还有一条水路,可通过灵石、介休等地经蒲州到达长安。
所以,这个并州的繁华之城可谓是南北交通的枢纽重镇。
距离晋阳城门还有一段距离,六小便望见城门口熙熙攘攘,一番非常热闹的景象。
“帅啊,比九原酷多了。”叶晓易连声感叹。虽不比现代国际都市,但她见晋阳比同时代城池华丽坚固,也不吝赞扬。
“你说晋阳都这般繁华,那洛阳又是什么模样呢?”郭嘉跟老头走过一些城池,但都是在这北方边塞之地,从来没往南走过。
“你日后肯定会见到。”反正天下大乱的时候,咱们就可以随军队把中原都踏遍。叶晓易拍了郭嘉一下,扭头看吕布:“大哥,你为何将马勒住?”
“……想我吕布,年少便九原,乃至整个五原郡小有名气。可天下之大,还有很多地方是我未曾名扬的。就算是晋阳,恐怕……”恐怕也不知道我吕布是何等人吧。吕布叹了口气,可转瞬间,豪气陡生。他回头用冲赵云几人道:“虽然现在我等名声只限于九原,但日后,这样地方的街头巷尾,我等姓名亦会流传。”
“老大,说得对。别说晋阳,将来整个大汉,都得知道咱们兄弟几个。”聂辽看着晋阳城,眼睛也很闪亮。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文人儒士要显名天下,习武之人又何尝不是?况且边塞之地尚武,以武扬名,面上自然无限荣光。
想整个大汉都知道你们?你们是打算上八卦周刊吗?
不过,你们几个不仅仅闻名大汉,还流传了事迹千年啊。叶晓易见几个兄弟都摩拳擦掌,不由暗叹这群小男生们果然有超越常人的活力与志向。
“……晓易,这里是好地方啊。”郭嘉没附和几个兄弟,倒是跟叶晓易低声说了句。
好地方?什么意思?难道是……
叶晓易皱眉想了想,加了句:“如果邺城在手,这里就是更好的地方了。”
“不错,不错。但就同你当初所讲,这里粮食不足,作为栖身之处还不够啊。”郭嘉记起叶晓易的那番话,暗挑大拇指。
“嘿嘿,急什么?该来的总会来的。”叶晓易算算,这离黄巾大乱好好些年呢,足够招兵买马、培养势力的了。当务之急,是快快买到可心的小家丁啊。瞪了眼对晋阳城发花痴的聂辽等人,她催促吕布带大家入城。
比起城门口,晋阳城中的人更是比肩接踵。这里胡汉夹杂。各种吆喝叫卖声混在一起,带着北地人特有的大嗓门。其间,还夹有叮叮噹噹的打铁声。那配合节奏的叮当响动清脆入耳,循声望去,只见铺面林立,各家门口挂着刀剑待价而沽,而行人也不时停下来摸摸看看,评论每柄的好坏。
乌金墨玉之地,冶铁炼钢之乡。这样的繁荣景象从此时传至后世。
叶晓易记得杜甫有首诗说:“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吴松半江水。”可见晋阳冶炼业的兴盛让后世也缅怀不已。
“不过,炼钢水平好像是在南北朝时候才提高的。”叶晓易悔恨自己不懂炼钢的方法,不然给吕布他们弄几柄切金断玉的利刃多好,顺便还可以起名叫“倚天剑”、“屠龙刀”之类的,那多爽啊。
“晓易,你在嘀咕什么?”
为了方便逛街,吕布让大家下马。他把叶晓易抱下来,看叶晓易傻乎乎地,也不知道在笑什么。
“没什么,没什么。云哥,你在看什么呢?”叶晓易赶紧转移视线,让大家关注洁癖帅哥赵云的动态。
“我是看那些瓷器烧得不错,比九原那里卖的要好。咱们是不是买些回去用?”赵云指着陶瓷铺子,联想叶府锅碗瓢盆焕然一新的“壮观”景象。
哦?如果真的不错,可以考虑倒卖啊。
叶晓易顺着赵云的指点望去,见那铺子里摆满各色瓷质生活用品,而且差不多就是两种类型:青瓷,黑瓷。
青瓷类的有耳杯、盘、洗、薰炉、盏、碗、罐等物,上面还有弦纹、水波纹等纹饰,颜色淡雅,观感细腻,看着特别端庄,像是小家碧玉。黑瓷类的则多是双耳深腹罐、缸等物,厚重大气,色似乌金但更光亮,其中虽也夹杂细黑瓷的碗、壶等食器、酒器,但还让人感觉粗犷豪放,似乎只有健壮大汉才适用,跟那细致青瓷正好形成鲜明对比。
“买点回去吧。可以沿途卖给村落中较富的人家。反正咱们要买五十个男家丁,让他们每人带上一些也很方便。”郭嘉长了一岁,商业头脑也更多了。他在心里算着九原等地这种陶瓷的价格,觉得中间的差价绝对可以小賺一笔。
“对,反正是顺手钱,不賺白不賺,賺了不白賺,还可以多买牛羊啊,哈哈。”聂辽想到叶晓易教他做的烤羊肉串,口水简直快从晋阳流到黄河去了。
“嗯,好主意,卖些
喜欢打造盖世英雄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