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外的书院建筑群在入冬前只盖好了两栋教学楼,一个大阶梯教室,图书馆和讲学先生的别墅群都已经完工,这样的建筑速度也让王静辉多少感到些安慰,随着冬天的到来,令李管事和两个账房先生心惊胆战的花钱日子也就算告一段落了。通过近一年的了解和相处在他们心中,王静辉这个年轻的东家不仅会花钱,挣钱的本事更是一流,与大多数人相比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从白手起家积累起如此家业,这放在任何人的眼中都是不可思议的。
位于书院附近的商务印书馆也竣工了,里面王静辉设计的水力印刷机也安装调试完毕,第一期工程安装了三部水力铅活字印刷机,王静辉把原来印刷作坊里的伙计按照其工作的职能和性质重新安排,以水力印刷机为核心采用了流水线式的作业方法,这大大加快了印刷速度。
水力铅活字印刷机所展现出来的效率让王静辉踌躇满志,在这个还是纸质传媒独霸天下的时代,铅活字印刷机便是传媒利器之王,虽然在宋朝时代雕板印刷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且无论是国家官立还民间私立的印刷作坊多如牛毛,但这么一个水利铅活字印刷作坊的工作量是其官立印刷作坊的十倍不止,更不用说其印刷成本相对于雕板印刷的成本可以低到忽略不计的程度了。如果全国开上百十家这样的水力铅活字印刷作坊,那其他旧式雕板印刷作坊都该关门倒闭喝西北风了。
到目前为止,王静辉的水力铅活字印刷作坊还是以印刷书籍为主要业务,他还没有考虑印刷报纸,因为从各项准备上来看,现在发行报纸的时机都不是很成熟,况且虽然史书上说宋朝的教育事业非常繁荣,但识字的人占的比例到底有多少,这让王静辉的心里很没底。这可不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教育普及率还非常低,识字的人占人口比例比较低,况且在这中间能够根据那些之乎者也来识文断字的人就更少了,报纸倒是容易发行,但发行后卖到铺街这就不是王静辉所喜欢的了。
水力铅活字印刷作坊效率之高使得它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挥其全部的实力,所以王静辉等赵叶兄弟再次上门的时候,他把他们拉到印刷作坊里面去参观,赵叶看到印刷机后当然意识到它的巨大作用,这时王静辉就把他早已经想好的计划告诉了赵叶:“这铅活字印刷机的工作效率是雕板印刷所不能相比的,尤其是在印刷那些大部头书籍的时候,其优势就更加明显,所以这次请二位前来,主要是想请你们代为牵线搭桥,我想印制大宋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一千卷,但这《太平御览》只有大宋皇宫中的国史馆才有它的手抄本,这不是我能借得到的,所以我想请你帮忙来完成这项任务!”
赵叶问道:“王兄的意思是想让我把国史馆中珍藏的《太平御览》给借出来,供你的印刷作坊来印刷出版?”
王静辉说道:“不错,当年太宗皇帝钦定《太平御览》的时候,由于其太过庞大如果要用雕板印刷不仅费时太长,而且其成本也不是所有人能够买得起的,所以才放弃了将其印刷出版的想法。但现在我有了这铅活字印刷机,铅活字是可以重复多次使用的,这就避免了雕板印刷的浪费,其成本也大大降低,如果用来印刷像《太平御览》这样的大部头书籍,不仅速度快,费用省,印刷出来的书籍的价格也是大部分官宦人家都能接受的,并且我多印制几套放在书院中,那些贫家子弟出身的读书人也都能借阅到此书,这岂不是一桩美事吗?不过这《太平御览》是太宗皇帝钦定的书,如果没有原本来参照,我是断然不敢刊印的,因为中间要是出了什么差错,这岂不是有损于我大宋皇家的威名,到时候被那些好事的人利用起来,我可能就会因此而获罪坐牢,所以还要劳烦你的父亲从中代为周旋一二!”
王静辉可不知道赵叶的老爹就是当今的大宋英宗皇帝,只是知道他的老爹是个官员,而且听他的口气来看其官职还不低,能在这大宋汴都中说自己的官职不低的,最起码也是个馆阁之职才行,所以王静辉就想通过赵叶他老爹来借《太平御览》,这样总比他这个平头百姓来借这本书有分量的多,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况且王静辉自己不愿意为了刊印这本书而拜访官员,给他们磕头,所以如果要不是这本书在宋朝历史上的特殊地位,王静辉才懒得费这份精神来借阅它呢!
赵叶说道:“王兄,借阅《太平御览》这件事倒是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最多只是费些功夫罢了,不过你能保证在多长的时间里可以刊印完此书呢?”
王静辉听赵叶这么说,感到他老爹的能量的确很大:从大宋国史馆中借走太宗皇帝钦定的《太平御览》手抄本对于他老爹还不是件困难事,那他老爹的官职岂不是宰相枢密使一类的官,不过他不记得在这个时代有那个这样高等级的官员姓赵啊?
王静辉回答说:“这里有三部铅活字印刷机,如果你借到了《太平御览》打算印制一千套的话,我这里从排版到印刷完毕,差不多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可以了!”
一个月?!赵叶听到王静辉所报出的数字让他着实的倒吸了口气:放在别的印刷作坊,一个
喜欢宋风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