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万岁爷英明。”张廷玉长长一拜。
皇帝志得意满地摸了摸胡子,随后道:“旨意爱卿起草好之后,立马交由内阁派人到克鲁伦城宣旨。”
张廷玉走到皇帝面前,甩了甩袖子跪下,“喳!”
说完这件事,皇帝又继续方才的话题,“爱卿认为倭人国该打还是不该打?”
二十年前,施琅率领水师收复台湾,那时台湾虽然仍处于郑家的掌控之中,但郑成功已经作古,台湾自然不敌大清兵力,这场战役毫无悬念,施琅没用多长时间就收复了台湾。
皇帝当时收到消息,自然开心不已,这代表着大清统治的版图在他手里变得完整。
而就在那时,他收到施琅得一封奏折,奏折上的内容让他心动不已。
施琅提出,趁着大军现在士气高涨,干脆一鼓作气打下日本,免去后顾之忧。
倭寇自明朝起就扰乱东海沿岸,施琅所说的后顾之忧,就是怕大清开了海禁,倭寇之癣再起,那时候要是攻打日本,肯定不敌大清兵力。
皇帝心动后就召来大臣商量,大臣却不愿意起兵戈,劝皇帝大清需要修生养息,并不愿意再起战争,也是天意正巧碰上葛尔丹叛乱,这件事就放在一旁,随着施琅去世,就没有人再提起过。
前些年,三皇子提起日本银山,皇帝这念头又起,没有哪个皇帝能够抵挡住开疆辟土的诱惑。
更何况还是座拥有银山的土地,这完全是一块宝地。
然而皇帝之前就在大臣那边碰了壁,深知朝廷大臣肯定会反对,那一个个都贪图安宁,肯定不愿意再起战事。
更何况前些年连战三藩,平叛葛尔丹,多起战事已经让大清上下劳累不堪,不管是百姓还是大臣,都渴望安宁。
皇帝这时候提出攻打倭人,肯定又有大批的人劝阻,所以他也没有提这件事,任由自己三子折腾。
老三和老八在倭人国弄回来大笔的银子,他不是不知道,只冷眼旁观。
这回将倭人来使带回了京城,皇帝更是早就收到消息。
就连倭人在京城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
张廷玉一直被皇帝带在身边,自然知道皇帝的一些想法,就像他爹张英说的,“皇帝这些年虽然不像年轻时那么好胜,但骨子里还是想着开疆辟土。”
想到这一点,张廷玉开口,“回万岁爷的话,依臣的拙见,这倭人该打,也不能在现在打。”
皇帝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个意思。
想要攻打倭人国,并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办到的,首先无端起兵时,起码要得到朝廷大臣的一致认可。
“那你说何时才是适合的时机?”皇帝考验张廷玉。
张廷玉笑道:“听说三皇子跟倭人国交易,赚取了大笔银子,不知道臣能否参上一笔?”
皇帝闻弦而知雅意,不外乎以利诱之,先让朝中臣子参与进去,等得知倭人富裕,肯定自发鼓动朝廷去攻打。
皇帝满意的点了点头,“爱卿不愧是张英之子,朕特赦你自组船队与倭人贸易。”
张廷玉满脸感激,心里却松了一口气,他已经按照那人所说,鼓动皇帝让朝中大臣参与进与倭人的航海贸易,想必是能帮三弟还了一份人情了吧?
京城日本来使如同那西方来使一样居住在东郊驿站中,在皇帝还未回京之时,这些人自然不能够乱走动,只能够呆在京城中。
这一次日本来的并不是天皇下属,而是德川家族派遣过来,这次来想探个究竟,探查中原有没有想要攻打日本的想法,若是有的话就出重金多联络一些朝廷大臣帮日本在皇帝面前多说好话。
日本在德川家族的带领下脱离了中原,之前一百多年中原战乱没有顾忌到日本,这一次突然邀请日本来使到中原去,难免会给人来者不善的感想。
特别是德川家族,胆战心惊生怕大清会出兵攻打日本,中原的强大一直印在日本人的心头上,更何况现在是蛮夷当政,万一不讲理呢?
日本虽然自认自己才是正统继承了大唐的民俗文化,但趁着中原战乱,脱离中原是不争的事实。
就在日本人乱投机的时候,在敏宁的示意下,几家小报开始报道一些风月事情,传的都是倭女如何放得开,以及日本的一些在中原看来跟蛮夷无异的习俗。
很快一些香艳的事情在整个京城传开,那些收了倭女的人,总感觉自己头上顶着一片草原。看倭女的脸色也有些不对劲,一时间美人计受到重创,可把日本来使急得团团转。
……
大海声哗啦啦的传进耳朵里。
张大海躺在海边的小船上,听着海浪声看着天空,心里躺着等会下海里摸条鱼做中午饭。
而就在这时耳边的船板上传来嗵的声音,要有什么东西撞击到船上一样。
除非是鱼,张大海心想着说要抓条鱼做中午饭,这鱼就来了。
他轻轻的翻了一个身,头往船外伸,他愣了。
原来不是鱼在撞击船,而是一个玻璃瓶被海浪冲上了岸,正好撞到船,发出的声音。
虽然说玻璃如今降了价,但也不是便宜到可以任人扔到海里玩。
等等,那瓶子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张大海伸手将瓶子抓了起来,随后躺回去,将瓶子放到眼前。
这是一个青色的玻璃瓶,瓶内好像塞了一块布,瓶口用木塞堵住,里面空荡荡的并没有进水。
张大海来了兴趣,坐起身伸手将木塞
喜欢炮灰奋斗史[清]请大家收藏:(m.blshu.win),BL读书网更新速度最快。